當前位置: 上海徐浦中醫醫院 > 中醫腫瘤科 >
肝臟,堪稱人體 “沉默的衛士”,默默承擔著解毒、代謝、儲存養分等諸多重任。然而,當肝癌悄然來襲,它卻常常 “沉默不語”,導致多數患者確診時已至中晚期,治療難度大增。上海徐浦中醫醫院的張暉醫生,憑借多年在腫瘤領域的豐富經驗,為我們揭開肝癌早發現的關鍵密碼。
肝癌早期:隱匿的危險信號
肝癌早期癥狀往往極為隱匿,易與常見的身體不適混淆,進而被忽視。張暉醫生指出,以下這些細微變化可能是肝癌發出的預警:
持續乏力疲憊:肝臟功能受影響后,身體代謝減緩,能量供應不足,使人感到全身乏力,即便充分休息也難以緩解,日;顒雍笃诟屑觿
莫名體重下降:在沒有刻意節食或增加運動量的情況下,體重卻逐漸減輕。這可能是腫瘤生長消耗大量身體能量,或是影響了食物的消化吸收。
消化功能紊亂:肝臟參與膽汁分泌,肝功能受損時,膽汁分泌減少,影響消化,患者常出現食欲不振、腹脹、腹瀉、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。
上腹部不適:右上腹或上腹部隱隱作痛、脹痛,有時可能伴有壓迫感。部分患者甚至能在右上腹摸到腫塊,此時務必引起重視。
黃疸跡象顯現: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下降,膽紅素在體內堆積,導致皮膚和眼白變黃,這就是黃疸。同時,部分患者還會因膽汁排泄受阻出現皮膚瘙癢癥狀。
科學篩查:揪出早期肝癌
當出現上述可疑癥狀時,及時就醫檢查至關重要。張暉醫生介紹,目前肝癌常見的檢查項目如下:
腫瘤標志物檢測:血清甲胎蛋白(AFP)是肝癌診斷中應用最廣泛、最具價值的標志物。AFP 升高時需高度警惕肝癌,但也需排除活動性肝炎、妊娠、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及消化道腫瘤等其他因素。此外,異常凝血酶原(DCP)和 AFP 異質體(AFP - L3)對肝癌診斷也有重要參考意義。
影像學檢查:上腹部超聲是肝癌篩查的常用手段,能初步發現肝臟內的異常占位。而增強 CT、增強 MRI、超聲造影等特殊影像學檢查,可更清晰地觀察腫瘤的形態、大小、血供等情況,為臨床診斷提供重要依據。
穿刺活檢術:若肝臟發現可疑占位性病變,且影像學表現不典型,無法明確診斷時,需對病灶進行穿刺活檢。通過病理學檢查這一 “金標準”,判斷病變的良惡性。
精準預防:降低肝癌風險
肝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,針對這些危險因素,張暉醫生給出了預防建議:
防治病毒性肝炎:積極接種乙肝疫苗,避免高危性行為,確保輸血安全,減少肝炎病毒感染幾率。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,應遵循醫囑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,抑制病毒復制,減輕肝臟炎癥與纖維化,降低肝癌發病風險。
保持健康生活方式:合理飲食,多攝入新鮮蔬果,控制高脂肪、高熱量食物的攝取,避免食用霉變食物。堅持適量運動,維持健康體重,預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。同時,要嚴格控制飲酒,最好戒酒,減少酒精對肝臟的損害。
定期體檢篩查:尤其是男性 35 歲以上、女性 45 歲以上,有乙肝、丙肝感染史、過度飲酒、肝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,即使身體無明顯不適,也應定期進行肝癌篩查。建議聯合血清甲胎蛋白(AFP)和肝臟 B 超檢查,每 6 個月篩查一次,以便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肝癌雖可怕,但并非不可防、不可治。上海徐浦中醫醫院張暉醫生提醒大家,日常生活中要時刻關注身體變化,重視體檢篩查,養成健康生活習慣。只有這樣,才能在肝癌萌芽階段及時察覺,贏得最佳治療時機,守護肝臟健康。
健康熱線:021-6685 5555
地址: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(近凌兆路)
公安部備案號:31011502000970
ICP備案號:滬ICP備16020585號-19
醫療備案:滬衛(中醫)網審【2014】第20013號
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。